当前位置: 乾元首页 > 列表
    正文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专访国学35期班陈耕同学
发布时间:2017-6-16    发布作者:admin    

       

        来到北大,来到乾元国学,本为求道问学,有机会在国学这样大的一个概念下来发表自己的感想,作为学生毕竟有些逾矩,还是让诸位老师来。万幸圣人之言,不离日用常行内,我就借此机会说说我们家的几个小事儿。

        这几年也许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回暖,除却重要的经典,如我们学习的根源性典籍等,那些更贴近生活的,以家风家训建设为主题的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也一版再版,记得几年前在过年的时候,传续家风还一时成为了大众热点。

        说到家风,我们家还是很有些特点的。现在家族祖孙四代,祠堂一直都在,接下来计划把原来的小祠堂搬到我们以前的集团总部,重建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是一个灰瓦白墙挑檐式的传统徽派建筑,由浙江大学城乡规划研究院进行设计,共三进,分别为明伦堂、聚德堂、家风堂,家风堂就是我们的家风、家法、家规、家训等等;聚德堂是传统安徽徽商德行教育,明伦堂则保存着我们的家族宪章、供奉着祖先牌位等。我们希望可以将之定位为中国家族企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待建好后,我们将免费开放,如果有朋友想来参观指导,随时恭候莅临。

        每年七月份暑期,家中还在上学的小辈们就会从学校放假回来,趁着机会,我们会组织祖孙四代一起去集中进行学习。多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主题,比如去山东曲阜的孔子学院,结合儒家思想解读我们的家风家训,去九华山体验佛教禅定,去安徽的齐云山感受道教清修等等。这段时间就算是整个集团的工作再繁忙,我们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我们五兄弟和妯娌,也都会带着子女们一起去进行封闭学习,春节时间较短,但也会特别抽出一天时间来进行培训。

        这些都归功于父母对于我们家族家风建设和传承教育的重视。以前宗族的家法、家规,父亲都进行了重新整理,并根据现代需求做出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包括家教和家训等,成了现在的家族宪章,刊印成册,家人人手一本,身边常备。如果要追究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往上回溯起来,我们祖上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单从家谱来看,一直以来也没出过什么从商的著名人物,从清朝到民国,也因为安徽士人风气使然,以读书人居多,家族对教育一直都十分重视,而且也出了些文人墨客,我的大伯在八十年代,因为长于书道,被誉为“扬州九怪”。

        记得四五岁的时候,逢年过节还要给长辈作揖叩头,当时我是觉得奇怪的,因为周围人家没有还讲这个老礼的人了。现在也是一样,每到过年,我作为长子长兄,年三十的晚上要带着家中弟弟、妯娌和子女们,给我们的父母们请安,也感谢过去的一年里,两位老人的辛劳,初一的早上也要跪安,祝父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几十年来皆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当今社会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传统的礼数丢失得很厉害,但在我的家庭中这种重视文化传统的基因,力量还是很强大,甚至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这些传统依旧没有丢,在我们家里得以保存得很好。

        我刚满周岁的时候,全家就被下放到农村,所以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的时候家中非常贫困。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安徽南方的安庆去工作,母亲独自一人将我们兄弟五个拉扯长大,因为都是男丁,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光维持吃喝已是非常艰难,勿论其它。所以在记忆里,我们兄弟五个就挤在简单搭建的两间茅草房里,十五岁之前我都没有睡过床,只是用土坯围成一圈的麦草垛子,垫块儿麻袋,盖着自己的衣服睡觉,一入冬就特别难熬。就这样母亲带着我们这帮孩子,把这个家支撑了下来。

        母亲是个读过书的女性,当时在农村还比较少见,当过村里的民办教师,也做过村里的财务会计。从五岁到十五岁期间,由于我父亲一直在外地,我们的成人教育都是由母亲独自承担的。少了严父参与,为了避免慈母多败儿,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极为严厉的一面,男孩儿本就调皮,我作为长子更是首当其冲,基本上天天都免不了挨揍,这里面也有着管理的智慧,因为控制住了我,也就把握好了其他四个弟弟。所以,我在家中干活最多,劳动最多,挨打也是最多的,有着浓浓的杀鸡儆猴的意味,其它四个弟弟也都有浓浓的兔死狐悲的紧张感。

        当时生产队里挣工分,整劳动力可得10分,我母亲得9分,但是因为我们家有五个儿子,根本挣不够我们家吃的,所以经常青黄不接,上顿接不了下顿。没东西吃,就只好拿着瓢去邻居家借米借面,当时我已经懂事儿了,弟弟们还小,所以母亲都交待我去。一般借米借面,都是用瓢进缸舀一下,从瓢口处抹平,这样是一整瓢,还的时候也好还,五六岁的我抱着一瓢面,其实分量还是挺沉的。等家中有了米面去还的时候,我的母亲则会把瓢抹平后,再捧上两捧堆上去,把米面按实,所以还面的时候,同样一瓢,就有了一瓢半的分量。当时的我弄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这样还东西?岂不是很吃亏?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也是母亲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对待帮助过自己的人,要心存感恩。饿的时候,借面一瓢,是救人水火,俗话说饱了要一斗,饿了要一口,就是这个意思。家中每年会喂一头猪,养一年,等到年关临近,就要到食品公司过磅卖掉,换来钱后,母亲就在夜里打着灯笼拉着我的手,一家家到亲戚邻居家中去还钱,最后分文都留不下来。

        德行教育,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也因为这种融入生活的教育,我们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了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知恩图报的力量,从小这些做法深深的触动了我们兄弟几个幼小的心灵。

        等到父亲工作调动回家,已经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1980年,那时我十五岁,刚好初中毕业,母亲就不让我继续考学了,说我们五个都是大肚子汉,家里贫困,弟弟们还要上学,我操持农活也是杯水车薪。因为这种情况,我们弟兄五个没能有机会走进大学的校门。

        父亲回来后接过了母亲的接力棒,教导我学一门手艺,也就是学习机械维修。可以说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我的父母刚好对我的教育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承,母亲教育子女成人,父亲教育我们成才。

        父亲把我养大的一头猪卖了,得了360块钱,就以此为本金,在马路边支了一个小地摊,修理小的农用机械和四轮车。就这样,我们的创业开始了。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当时蒙城作为农业机械化全国试点县,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到了87年的时候,考虑到修理农用机械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就开始谋求转型,退出了农用机械修理,开始闯进进口汽车修理的行当。1972年中日恢复了邦交正常化以后,日系汽车企业渐渐在中国开展业务。1987年,丰田作为日系车巨头,开始搞丰田汽车培训,父亲把弟弟送到广州,弟弟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获得了学习丰田技术的机会,有了技术支持后,我们的小摊也变成了蒙城小汽车修理厂。

        就这样一步步,我们兄弟五人都是初中文化,但在父母的教导之下,在社会大学的熏陶中,我们也渐渐掌握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包括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和公司打交道,如何与消费者打交道等等,从而来处理关系、协调事务。转眼间我们兄弟几个也沉浮商海三十余年了,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说没犯过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时期,因为大环境里充满诱惑,我们的心态也有些浮躁。这个时候父亲在耐心之余更显严厉,对我们紧抓不放,生怕我们行差踏错。作为长子,在这个时候受到的考核,得到的处罚自然也是最多的。渐渐的,我们的企业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那就是:做人第一,做事第二,赚钱第三。价值观朴素才有力量,这就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

        我们的事业从三百六十块起家,从修理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农用机械开始,到现在成为安徽省著名的企业集团、百强民营企业、有二十多个子公司的集团。企业走到今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至走向多元化的发展,经营范围已经涉及到了汽车维修、汽车销售、4S店、汽车金融、驾校、物流等等多方面,还包括汽车城这样的产业地产项目,我们也开发了汽车文旅特色小镇,春雨汽车文旅特色小镇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7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我来到乾元国学,学习了《周易》,这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和谐”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家中,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事业上,从艰苦创业,到稳步前行,到今天的跨越发展,应该说与我们的父母一贯的传承教育,家风的形成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与我们家族之间的和谐团结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三十八年,非公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们安徽也诞生了很多著名民营企业,但是体量与我们类似的企业,发展到今天倒是闹分家居多。安徽有个非常著名的民营企业,前阵子因为家中闹矛盾,要对薄公堂,正值焦头烂额之际,旁人给他出主意,让他来找我们春雨集团想想办法。现在他们采用了我们的方案,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内外和谐,官司也不打了。可以说,现在我们家已经成为安徽省民营企业界解决家族股权问题和传承问题的一个范本。我们集团专设有法务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专门研究制定家族企业传承规则,我们法务部的张主任,多年研究民营企业的传承和股权分割问题,因为这个原因,现在也担任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会的秘书长。

         说起来最值得感谢的还是我的父母,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在我们家中具备了三个重要的身份,是我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的好领导,更是我们的好父母。父母现在近八十岁了,早已退休,按理来说应该一身轻松。但是我的父亲还是不放心,总想能给我们留下块儿“通灵宝玉”,把他一路走来多年的经历和经验,作为他留下的财富,来支持我们这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这笔财富不是物质的,也不是什么管理艺术,而是我们企业的精神文化。

        于是在我父亲的引领下,我们的企业文化慢慢得以形成和建立。在他退休前,集中针对这个问题特意在整个集团内部进行了七次讲话,这七次讲话的内容层层递进,一步步的构成了我们春雨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涵盖了使命、愿景、宗旨等诸多方面。我们进行了提炼并组织刊印成册,作为我们员工的岗前培训内容。员工入职前要进行半个月时间的学习,才能够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基于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我们专门建立了企业文化培训中心,如今发展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学校。此外,我们也非常重视党建、团建、妇联以及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工作。我们有自己的党校,上个月人民网开展全国非公经济党建考察,经我们省委组织部的推荐,来到我们集团走访,听完我们的党建工作汇报,看完我们的专题片后,人民网的走访人员感慨道,没想到我们作为民营企业也能有这样党建工作,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党员能够有效的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

        从家风树立,到企业文化建设,再到党建工作的开展,这几者可以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发展也对我们的家族成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认知上,事业起步的第一代叫创业者,第二代、第三代,就成了富二代和富三代,但我父亲明确的提出,我们家之中没有富二代,只有创一代、创二代、创三代,永远都是创业者。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中说:“千古文章总无定格,有创始之人,即有守成不变之人;有守成不变之人,即有大仍其意,小变其形,自成一家,而不顾天下非笑之人。”我们永远都是创业者,要具备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创业者精神。

         从贫穷到小康,再到今天的富足。如何能够传承百年春雨,使基业长青,对于任何一个家族企业而言,都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今天社会上之所以对“富二代”有污名化的认知,正是因为一些家族子弟只追求物质上的开豪车、住洋房、穿名牌、吃西餐,教育缺失,疏于精神修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占据一定的社会财富后,有德相配,塑造一种君子精神,或者贵族精神。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企业的宗旨。父母虽然对我们子女极为苛刻,但是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捐资助学、救灾扶贫。在安徽,应该说在企业界,我们还是小有名气的,也有些社会影响力。此外,我们也将社会责任贯穿到了企业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中。从个体户到家族企业,再到今天的现代企业治理,将人文精神融入我们的管理,我们有一个口号“一人在春雨,幸福全家人”。我们希望可以把春雨变成一所教育人的学校,办成一个让员工实现梦想的工厂,办成一个让社会敬仰的企业,办成一个中国一流的企业品牌。

 

 

 

        问:提到汽车,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代表产品,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前沿技术,大工厂制造业,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精密,美国的66号公路等等文化印象,贵集团从事的是汽车产业,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工业革命的文化符号进行结合的呢?

 

 

         西方工业革命的爆发,催生了汽车的诞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瓦特发明了第一台有使用价值的蒸汽机,1794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1862年,法国科学家罗沙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这就是最早的四冲程工作循环。1876年,德国发明家奥托运用罗沙的原理,创制成功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3.2千瓦的四冲程内燃机,仍以煤气为燃料,采用火焰点火,转速为156.7转/分,压缩比为2.66,热效率达到14%,运转平稳,才有了人类今天汽车时代。作为人类划时代的重要发明,美国多任总统在白宫就职演说中会特别强调汽车工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其它的行业则鲜于提及。虽然近年来美国汽车工业的衰退明显,但是即便是今天,美国的高速公路网还是让其成为了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反观我们国家,1995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中就把汽车工业作为民族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可以说大规模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从95年以后开始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3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潜力与外部发展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一个国家一般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3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有人把2009年称之为“中国汽车元年”,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整体而言,中国只是刚刚迈入“汽车社会”门槛,离成熟的汽车社会还差得很远,这点我们暂且不表。但一个工业产品,可以以“社会”为名,而不是代表着某种社会关系或者政治形态,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可以说汽车给人类带来了一个新的命题,就是说汽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电视台的节目和广播电台的节目,基本上谈到房就会联系到车,新人结婚有房就要有车,这个话题也是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老百姓烦恼的是房,但是困惑的也是车。

        毋庸置疑,车既然有文化意义,是一种文化符号,就一定是人的,而不是车的。恰好,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我们的文化中也凝聚着人文精神。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结晶,除却西方文明中科学精神的不懈探索,也有着物质的一面,提到名车、豪车可谓不胜枚举。而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也容易引起人的异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恰好可以很好的调节人与自然、与物质的关系,将车还给人,而不让人受制于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有两个汽车城的项目,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汽车城主要是为产品来服务的,一个汽车城的功能和业态,包括修车、买车、二手车交易、装修、改装、配件销售、配套用品等等,主要还是为车服务的,这让人围着车转。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打造了汽车文旅特色小镇,让车围着人来转,毕竟车上坐的是人,五一、十一自驾游,也是人在消费,而不是车在消费。

 

        问:能详细谈谈贵集团打造的这个汽车文旅特色小镇吗?

 

        现在小镇自驾游旅行特别流行,我们的汽车文旅特色小镇,可以说是独一份,头一个。中国的汽车小镇其实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基于汽车厂家,从生产制造、冲压模具,到组装装配、汽车4S店,乃至员工宿舍等等,产学研发销一体,这样只能算是一个汽车的消费小节。我们是不同的,我们打造汽车文旅特色小镇,针对的是消费痛点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思维,人要找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后汽车成为搭载的工具。汽车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想把它还原为一个旅行过程中的文化符号,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将汽车与当地的旅游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旅游消费的业态。

        其实中国关于车的历史记载也是不少的,比如《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洪水时“陆行乘车”,《世本·作篇》:“奚仲作车”,《山海经·海内经》:“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约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至夏王朝时代,已出现车子制作和利用的习俗,禹是最早乘车的人之一,而奚仲和其子吉光是最早造车的人之一。当然,当时的车还是两轮车,在古代的百工技艺中,造车技艺最称高妙复杂。《周礼·考工记序》中载道:“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是说一辆车的制造需要多位相关专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奚仲造车的技艺可见一斑。

        当然,与亳州本地的文化结合,我们也灌注了很多文化内涵在其中。

        亳州的历史很悠久,汉字中“亳”的意思只代表了一个地名,根据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中的研究,“亳”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于亳社御”,当时“亳”和“社”字放在一起,就是在亳州这个地方祭祀的意思。“亳”就代表着商代的都城,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意义。在《孟子·滕文公下》中也有记载,“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说明汤最初居住在亳。在《万章下》里面记载,“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意思是说,商汤认为天要诛夏,是他自己在宫中淫乱,坏了社稷,朕只不过是从亳州开始去取得他的政权,建立了商王朝而已。可以说亳州的亳始终是汤发达和兴旺的最初的地方。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华商始祖”王亥,正是因为王亥服牛才使人类的耕种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使我们中原地区的粮食产生了余裕,这些剩余的粮食,夏天会霉变,冬天会被鸟兽啄食,所以就驯服了驴马,从而使粮食可以通过驴马的拖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流通。因为粮食的买卖,大家对粮食的来源好奇,因为来源为“商属之地”,渐渐就演化出了“商人”的称呼,交易的货物就被称为了“商品”,买卖货物的人就被称为商人。可以说,亳州是中华的商业文明的肇始,也是徽商重镇。

        结合其文化渊源,整个小镇我们采用了汉魏风格,古朴硬朗。打造了一些古籍中著名的景观,比如《尚书·太甲上》:“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我们就以桐宫、桑林等为名,虽然这些宫殿屋宇现在已不可考,但我们想把这些东西寻找回来。小镇整体规划为三水六街九巷,南北为街,东西为巷,地名为街,人名为巷,以古地名为街名,以古人名为巷名。中间有三条水系贯穿而过,从小桥流水,雕梁画栋,镶嵌以文化艺术,使整个文旅小镇处处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在这里消费者不仅可以吃喝游乐购,结合西方汽车的文化符号与我们中国的文化符号,让人感受到中国车文化的发展和世界车文化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运用。

 

       问:从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贵集团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营方向,不知道在今后的发展当中,会不会去投资一些新技术之类比较流行的跨界项目?

 

        创业伊始,我父亲曾明确提出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围着四个轮子转,做到有始有终。围绕着汽车打交道,除了前市场,也就是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我们不参与,当这辆车从工厂开出来,后面的部分就都由我们来做。而这也要求了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我们做汽车文旅特色小镇、互联网驾校等等,都不意味着跨界,而是精耕细作、与时俱进。过去有车是用来坐的,但是今天有车是用来消费和休闲的,这是我们对消费痛点的把握,如何引领,就是在我们行业中做出一个消费和休闲的新业态。

 

        问:那么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汽车电控系统,自动检测故障,乃至自动驾驶等等,是否对您的企业有所冲击呢?

 

        实际上新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来说也是利好消息,因为一方面可以倒逼我们进行产业的提升,过去可以支撑我们企业发展的行业,现在成为产业的鸡肋。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淘汰。我们企业的目标还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引领汽车服务产业,做消费者最认可的服务品牌。引领,就意味着需要我们不断的追求汽车服务产业的前沿和高端,从而可以占据行业的顶端。所以我们也不断的寻求创新,但创新的同时我们还是耕耘于本行业之内。

 

        问:正如您所言,家族的和谐非常关键,那么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面对家族的股权分配,是否会成为影响和谐的问题呢?

 

        早在我们创业第11个年头,我父亲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给他造成了很大的顾虑。当时我们刚从个体户转为家族企业,说白了还是一个个体私营企业。家族如何能得到平稳健康的发展,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当没有财富的时候好说,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当有了财富有了利润,大家就会不自觉的把关注的重点从企业的发展目标放到利益分配上。我们的企业至今已有三十五年时间了,从24年前,我们就开始对股权进行了有效的分割,并确立至今。100%的股权当中,我们兄弟五人持有15.625%,剩下的21.875%,由我父亲持有18.75%,我母亲持有3.125%。我们兄弟几个人的持股比例都是一样的,包括每个人任职的薪酬也是一样的。我作为集团的总裁,也跟大家一样。虽然我跟父亲最早创业,但是我认为我的股权还是一定要和兄弟一样,虽然对我稍显不公平,但是这样从根源上保证了家族的大公平。

        目前,我们整个家族是五支,每个家里都有一个男孩,面对传承的问题,我父亲的意见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但是父母的股权不传承,二位老人百年之后,我母亲的股权由其自由支配,因为她所持股权占比并不大,但是我父亲所持的股权占比较大,意味着几个亿的资本,这几个亿的资本我们用作春雨慈善基金,每年的公益事业也可以由基金来支出,基金由第二任接任的董事长作为基金的管理法人。也因为兄弟几个的股权是平均的,所以在面临决策的时候是难以决定,而新任的董事长因为获得了基金的管理权,可支配的股权就多了,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决策权。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则,大家这么多年来都没有闹过矛盾,因为在家里闭着眼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分红是多少,了然于胸,没有多吃多占的情况发生。如果兄弟之间针对工作产生不同的意见,我父亲不参与拍板,最后由我们兄弟五个来少数服从多数,其决策的过程也是非常和谐的。

 

 

         问:传男不传女是不是有封建痕迹啊?

 

         我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我父亲对宗族关系还是比较重视的,况且有前车之鉴,包玉刚交给女婿接班,王永庆去世家中闹分裂,吵得不可开交,导致极大的损失,我们也引以为戒,立下的规矩就是不许外姓人参与。

         我也有疑问,也问起过老爷子,如果接下来就不生男孩怎么办?我父亲的回答是认为这个规矩只约束能看得见的三代,后面如果有其它的问题,就交给后代来解决好了,相信后代会有这个智慧,虽然跟小平先生一样打了个马虎眼,当然这也是对后人的信任。

         虽然与嫡长子继承制极为相似,但为了避免立长不立贤,长子长孙在继承了位置之后,我们会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根据考核成绩而定,如果在很长时间以后依旧不具备董事长的领导力,那么我们就只好另立,先长后幼按照顺序来,老大不行老二,老二不行老三。

         在引进一些人才方面,我们采用的是身股激励方案,现在21个子公司,都是由培养的职业经理人来进行具体经营的。每年的十月份我们进行集团的年度目标预算,包括下一年的产值、盈利,贡献等等,按照这个预算来给各子公司及个人配置身股,股权超额以后如何按照比例来提成。从近几年的绩效管理和股权管理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公司到现在三十多年了,又到了一个瓶颈,我们也希望可以进一步的合理化,所以我们现在又在重新的进行顶层设计,结合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按照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重新来设计架构,现在是公司第七个五年规划执行的第四年,我们打算在八五末开放股权,预期的目标是可以让家族成员占有70%,20%由员工持有,剩下则由社会持有。

 

        问:您能说几句您的家训,作为我们此次访谈的结束吗?

 

        德为大,孝为先,和为贵,善为本,诚必信,盈有道。谢谢!

 

新闻发布时间:2017-6-16

返回顶部TOP

邮箱:qianyuan@qianyuangx.com
公司名称: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 北大燕园资源大厦9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