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乾元首页 > 列表
    正文
浅谈中华传统孝亲之礼
发布时间:2016-4-18    发布作者:admin    

 

 

诸位前辈,各位同道、先进:

大家好!今天,后学奉命交流一些关于“中华传统孝亲之礼”的浅见,不当之处,望诸君不吝赐教。

一谈到孝,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善待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人最基本、不可或缺的品德基础。在中华文化中,“孝”已经由“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上升到“道”的层面,称为“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诸位读《论语》,会发现孔子很重“仁”,那么从何处入手开始“安仁”、“利仁”、“居仁”、“行仁”乃至成为“仁人”呢?当然须从孝敬侍奉父母开始。孟子多谈“义”,从何处开始落实“情义”、“信义”、“忠义”、“道义”成为 “义士”呢?要从悌,从敬爱兄长开始。悌是兄友弟恭,长幼有序,而如此,父母可得以心安,所以悌也是由孝而生,为孝而行,是孝的组成和衍生部分。

《孝经》中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本”和“由”都是初始之意。一切道德从孝而生发,一切教育教化当然要从孝开始,这是孔夫子的谆谆教诲了。

儒家有一个基本的人性教化次第,就是孟子讲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就是亲爱父母亲,对父母之敬爱天经地义,是人情常理。《孝经》里说:“从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也就是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不分高低贵贱,在行孝这件事上都是一致的,而且是人人可行,也能做到的。而爱有亲疏,有差等也是自然常理。从孝敬双亲出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与父母年龄近似的人称呼“大爷、大娘、叔叔、阿姨”,等于视为父母的兄弟姐妹般对待,尊长敬老、仁爱众人,天下如一家。现代社会人与人打招呼都乱套了,有称“师傅”的,称呼“老板、领导”的,主持人标准称呼是“各位朋友”,不管人家八十岁还是三岁,没有年龄辈份,而人与人关系越来越冷漠,信任度越来越低,婚姻的稳定性也逐年降低,个人认为:究其原因是孝道及五伦关系的衰落,伦常失序,不亲其亲,何况外人?人情淡漠,仁爱之心泯灭所至。

而如果亲亲而后仁民,民众心存仁义,善良和谐,自然会爱惜天地万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北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民众是我的同胞,天下万物是我的同类,都是天地生养,天同覆,地同载!不仅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因为万物一体。

所以教育孩子先晓之以孝悌,《三字经》说:“首孝悌,次见闻”。《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都是强调教孩子先教做人,做人则从孝亲敬长入手,让孩子心里有父母也就开始有了别人,唤醒人本有的仁义之心。而现代教育强调智力开发,却忽略了人性,不教孝道,不教敬长尊师,长幼有序。舍本逐末,培养的是没人味儿的工具理性,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有没有可能不爱自己父母而爱别人呢?那请将心比心来试试。《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悖德悖理即是违反人情常理。如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非常亲近,而对自己父母亲人非常冷漠、虐待,应是必有所图谋,奉劝阁下要千万小心,远离小人为好。

如是从政者,满嘴仁义道德,忠信廉洁,对父母不孝顺,会靠谱吗?那些贪官只顾私欲,不顾虑一旦东窗事发,置父母于何处?有何颜面见人?所以做不好人就是大不孝啊!而如果是真正孝子也不会做这铤而走险之事。

孝为百善之先,大经学家郑玄说孝也是“百行之本”,也就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的基础,所以《孝经》还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孝敬侍奉双亲开始,尊重上级,忠于社会、国家,建功立业,不断完善人格,立身行道,修身达仁,不负父母养育之生命,方是大孝。谈至此,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加入“孝悌”!不爱父母亲人,那些“爱国”“敬业”“友善”等等能真正落地吗?不孝而忠之士,古来未曾有也!

最近听闻有一位省长上任,手按宪法起誓。对这位官员之真诚我到不怀疑。但西方人手按“圣经”起誓,是关于神的宗教的信仰。那我们对“宪法”是信仰吗?个人觉得若真下决心做清官,以父母、祖先、儿女、后代儿孙起誓,到是可以让中国人觉得真正可信,不知诸君然否?

儒家报恩不忘本的孝道,由父母之孝,演绎成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

以孝而衍生的五伦(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中华文化基本人文精神,与世界其他任何宗教没有根本性冲突,可以和而不同,共存共荣,又可把根留住,敬天法祖。今人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保持中国特色的文化信仰。

以上所谈是孝道之精神、意义,那传统中最基本的孝亲态度、原则是如何的呢?孝不仅是个道理,只有通过“礼”才得以体现。如果离开了“礼”,孝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从《孝经》结合《礼记》等经典来谈一下具体孝亲之礼。

夫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

时间关系,今天介绍此章孝子“五应尽”的前三则,以后有机缘再谈“丧祭”之礼。

先说下其一,“居则致其敬”:

“居”是指日常起居,中国人讲孝,平时生活中,既重赡养,更重视关怀和敬重。

孔门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有“敬”,仅仅“能养”是不够的,那样与养动物没有不同。

《礼记·曲礼》中对敬亲有祥尽规范,如:“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恒言不称老”。《弟子规》也引用了这一段话。做儿女的,出门要禀告,返回要面告,这是基本礼节。

我父亲原来一直在外地工作,每次探家都是先回爷爷奶奶家,给老人留下礼品,吃了饭再回自己家,给我童年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游必有常”“游必有方”,就是出门在外要有常规定处,要让父母放心。

“恒言不称老”平常在老人面前不要说自己老了,一则失敬,有老人你能算老吗?再者以免老人联想伤感,以为你在嫌弃老人。

《礼记·曲礼》中说:“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槩(gài),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奥是指居室中西南角是尊位。做儿子的,不敢占据。

父母在,不坐席正中间,走路出门进门要靠边。

“槩”指平粮仓的工具,引深为分配食物,在举行宴饮时,食物多少由父母做主。

祭祀不为尸:尸不是尸体,是古代祭祀祖先时要让一个端庄稳重的小孩子代表祖先,叫做尸。众人向尸参拜敬享,孝子不能接受父母跪拜,一般以孙辈小孩子为尸。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父母无须说话、动作,儿女了解父母内心,就知道父母的心意、心情、感受。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兄妹三人都是文化大家,父亲去世很早,他回忆母亲对他们兄妹的教育时说:自记事来,母亲从未对我们兄妹三人夸奖过一句,似乎也未曾打。没赞美、赏识也能成才吗?也没棒打出孝子啊?这位母亲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她的修养得到孩子们尊重,不夸不打把教育化于无形,孩子们从眼神肢体中就能解读,知道自己对错,也体谅母亲心情,让孩子心里有父母,有别人,是仁心的起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启蒙,启迪蒙昩啊!只赞美说孩子你是天下最棒的,不是自欺欺人吗?

“不登高,不临深”,不登高不是不让爬山鍛炼,别没事找事攀爬到高危之处,不身处深渊,君子不无故冒险,让父母心有不安。喜欢探险,现在像王石那样的人不少,征服雪山,还有横跨大海的,精神可嘉,但要想到父母的感受。而可以征服高山,但未必能克服欲望,在生活小节上容易投降。所以真正磨练毅志不在于探险,而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修炼身心的恒常坚持。大道至简啊!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父母在世,不可以向朋友承诺可以献身为死,“为朋友两胁插刀”,逞一时血气之勇,孝亲大于朋友之义,伦常不可失序。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父母在世,帽子衣服不镶白边。因为白色是服丧之色。而这条在今天被大大忽略,经常穿一身白去见父母的大有人在,父母不在意也就罢了,就怕只是自己认为无所谓,老人实际很难受。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人结婚新娘穿白婚沙,新郎一身黑,还要向父母三鞠躬,在中国文化中不是很吉利,显得不伦不类。

孝敬并不等于盲从。孔子在《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夫子态度十分鲜明,他反对一味盲从,反对愚忠愚孝。主张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之中,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之类,纯粹是歪曲儒家忠孝本义的。

其二,“养则致其乐”。奉养老人除了衣食无忧,有充分的尊敬,还须有好的态度,让父母心情愉快。

《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明确地提出在伺俸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不是容易的。他特别强调这个态度问题,主要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真诚,要求子女要确实出于敬爱之心,真心实意。

看到有一则让人伤感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在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啊你。”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是讲对待父母态度如果内心深爱而外表自然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不可当成负担,让父母愉悦是孝子报恩之举,应尽之责。

《礼记·曲礼》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凡是做子女的都应做到冬天让父母过得温暖,夏天让父母过得凉爽,晚上替他们铺床安枕,早晨向他们问候请安。与平辈相处,不可发生争执。丑夷:平辈的人。丑同“俦”。夷同“侪”。指平辈。

“丑”的繁体字是“醜”。《说文解字》:“醜,可恶也。从鬼,酉声。”段玉裁注:“非真鬼也。以可恶,故从鬼。”

“夷”这个字有“平”的意思,也有“夷狄”的意思。

所以也有把丑夷释为野蛮粗俗之人,那就更不必争斗了,发生伤害,父母心内怎安?老百姓讲:狗咬人,人岂能咬狗。也是这个道理。

“凡子事父母,鸡鸣咸盥漱,栉总冠绅履,以适父母所”。《小学诗礼》(宋•陈淳)多根据《礼记·内则》所作。

做子女的侍奉父母,鸡叫就要起床洗漱,要比父母早起,梳头束发戴帽穿衣穿鞋,整齐后才能去父母的住处。

“及所声气怡,燠寒问其衣。疾痛敬抑搔,出入敬扶持”。(《小学诗礼》)

到父母住所要和颜悦色,燠是热,知道问寒问暖。父母身上有痛痒,就帮他们按摩抓挠,父母出入门要扶持在旁。

其三、“病则致其忧”

父母生病时,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因为父母生病,所以心情忧虑,个人仪态必自然发生变化,礼缘情而作,合情也合理才是礼。

《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zhì),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shěn),怒不至詈(lì)。疾止复故。”

父母有疾病时,“冠者不栉”,栉是梳子,就是戴冠的无暇梳头整齐。

“行不翔”,行走时不必端起双臂,古人宽袍大袖,双臂拱起,步履从容,像鸟在飞翔。父母病了,心情所忧,不必端起双臂。

“言不惰”,“惰”是慢的意思,说话不拉长音,拉腔拉调,平时勤奋读书,读时还强调吟诵,别吟诵了,父母病了,有那心情吗?

也不弹奏琴瑟了,吃肉不多吃,也品不出味道。郑玄注:“忧不在味。”

“饮酒不至变貌”,饮酒不至于脸红。

“笑不至矧”,笑时不至于露出齿龈,父母病了,谁还笑的那么灿烂?古人真是体察入微啊!

“怒不至詈”,就是发怒时不至于骂人。上述这些方面是父母有疾病之礼,老人病好了方要恢复原来状态。

《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有些人以这条反对“弟子规”,认为现在西药不能尝,药片能尝吗?这是断章取义,乱挑毛病,也没有生活,熬中药也不是让你先喝一口尝尝甘苦咸淡,而是感觉温度适合与否,不冷不热再给父母喝。

现代人受近代历史影响,将礼教视为洪水猛兽,奴役自由的枷琐,以至对生育养育的父母也没了礼。彼如磕头是公认的中国最重的礼节,现代人很多人看到磕头就反对,个人认为这纯粹是“五四、文革”后遗症!有些人到寺庙给佛菩萨磕头磕的很恭敬真诚,磕完还要双手往回捞一下,求佛菩萨加持。自己不好好做人,能加持你个啥呢?给父母磕个头就上纲上线,说是封建礼教,还有道理吗?

个人之见:在自己生日时别只唱那首一句歌词的外国生日歌,而要知道这一天是“父忧母难日”,母亲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你,在生日当天给母亲磕头行大礼来感谢养育之恩,别只管自己快乐。生日怎么能只有快乐呢?应该想到母亲的受难啊!还过外国的母亲节,自己的生日就应该是母亲节!马上过春节了,除夕之夜,给父母祖先磕头拜年,这年才过的有意义,不能只是吃饺子看春晚,不拜年,哪能叫过年啊?

时间关系,只能给诸位介绍这些,孝是天经地义,人之应当应分之事,而心存孝敬必付诸于态度、言行,合于礼,才恰如其分,合谐有度。

知而能行,方是君子!

    祝愿天下老人康泰吉祥!家家和美!祝愿中华孝亲之礼复兴永续,国泰民安!谢谢!

新闻发布时间:2016-4-18

返回顶部TOP

邮箱:qianyuan@qianyuangx.com
公司名称: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 北大燕园资源大厦9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