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乾元首页 > 列表
    正文
学习之乐趣
发布时间:2014-6-4    发布作者:admin    

 ◎ 莫悦宁 国学四期

“钉钉钉铛……”,多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每次听到这悦耳铃声,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是上课的铃声,又要上课了,又可以走进大学课堂听北大老师教授们引经据典的讲课了,充实的校园生活开始了,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从2006年到2008年,我在乾元国学教室连续上完了三年国学课程,中间还修读了乾元国学周易研修班的课程,之后去了香港的岭南大学学习哲学。2012年回到北大,被北大哲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急步走到北大百年纪念馆北面,燕南饭堂旁边的咖啡馆,来一杯大美式咖啡。然后,急冲冲的走进课堂,我一般会早到几分钟,此刻人不多,选好位子座下。因为略迟一点到课堂,可能会找不到位子。特别是哲学系的前十几位哲学大师,每逢有课都座无虚席。如果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一起上课,那就更不用说,没位子的同学只能坐在走廊地上听课了。偶有迟到的同学会从其它教室里搬把椅子过来,经常会出现另一教室上课的同学来投诉他们上课没椅子用。北大有一优良传统“课堂敞开、有教无类、欢迎旁听”,经常坐满年纪参差不齐、面目表情各异的同学,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专心一意在听老师讲课。

走进北大图书馆(藏书950万本),我就会想,哪里会有位置呢?每次都带着不安的心情,希望能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位子,但可惜的是大多数时都会失望。只好找走廊中间空位子,或是请男同学让出可能为女同学预留的位子。图书馆能容纳约五千多位学生同时使用,号称“亚洲第一”。每天早7:00--晚10:00,北大同学很多都在此渡过他们的求学生涯。每次到图书馆,我都能见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这些同学整天都在图书馆温习功课。可见北大学子之勤奋也……

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选课、听课、阅读、研究、听讲座、旁听、期中、期未作业论文都是不可少的。由于有了作业要求及论文报告,对自己相对而言就会更高,不能像学习“乾元国学课程”那么轻松了,只能刻苦地钻研,尽量领悟课程的精髓。每个人基础略有不同,当然我比不上年轻同学,他们的认真投入,让我敬佩。

本人在过去十几年走过来,自以为对老子《道德经》非常熟悉,虽不能倒背如流,却也能略知一二,偶尔与好友讨教也是一种乐趣。进了学校,方知不是这么表面化,必须熟读。背诵是很重要,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其成经成章之缘由、义理之判别、译本之异同、诠释之分别,都是非常考究。北大哲学之根本是对经本典籍为核心基石,引发思考与创发洞见。

老子《道德经》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道、无、有、物、有为、无为”,玄之又玄,上下五千字,离不开第廿五章,第一章之范畴,是这样吗?我是错的。通过课堂上学习,得以逐章句的分梳与理解,其实很玄、很深、很难。王博教授“无”的发现,以及老子思想形成的史官特色,都让我们研究上一段时间。对王弼的“无”与“玄”,更让人佩服与令人可惜。当然,近代史上的汤一介、冯有兰、李中华、陈鼓应、张学智等一流的教授学者之文献著作,对老子《道德经》或对道家都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与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不望全取,只求一叶,足已。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其水性彻底改变我做人做事的方向,本人向以“竹”为善,意其空心、有节、向上、节节高。接触老子之“水”,折服其理。水性之柔,其包容性、高深难测、能承无限之力、污低不怨,利万物不争,不能缺少。如此,哲学义理之深广,尚有“有为利,无为用”,深玄也,此悟也。

《周易》,相信很多读过乾元国学的同学都熟悉,其爻义变化、博大精深、因位而时、时位易动,确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始原。之前,本人学“周易”,拼命记其卦、认其象、背其词。因为吾有待,想预知、先知或知其先兆,好以趋吉避凶,亦能占筮一番,赢取赞赏之言。唯到学校,有幸选修扬立华教授之“儒学精读”课程,令我茅塞顿开。我们学《易》要取其义理、取其象数、是偏占筮之易?或悟易理之意?知其阴阳,明以卦爻。朱子唯占筮是本、程氏以儒义顺理,有其分别,有其异同。六十四卦为体,三百八十四爻为用。知阴阳,明爻位,顺逆不惊,变易有时。安身立命,知其变化,而避吉凶。这些都是古之人的智慧结晶。扬教授要求甚高、甚严,顺卦逐爻、质问、解释、引导,让吾等学子,实得其益,终生受用也。

著有《三大批判》的康德是我最喜欢的西方哲学家,深得吾心、服其睿智、折其条理。康德哲学,理哲分明,前后条理,细致不漏。故,明白为何德国之产品质量深得大家信赖。本学期我选修的康德第三大批判“判断力之批判”。康德教会我何为美、何为善、何为好,用逻辑哲理以之界定,自然合目的性的原则理据,虽然字句艰深晦涩,耗精费神勉强明白一页,下页更难记与读懂,无其恒心耐性,要完全理解?难也。但吾还是决心在有生之年将《三大批判》读完,吾之愿也。

本学期,由于我选课原因,隔两周就到乾元国学听课,是我周末的最佳选择,乾元国学已开第卅班,而且每周末让我难于选择。去贝子园听“魏晋玄学,竹林七贤”?还是去听“庄子内七篇”?或去承泽园听“中国历史之发展脉络源头”?或是“宋明理学”“佛学玄学”“周易详论”“王阳明心学”……。都是哲学界大师,都是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北大的教授如此之阵容,全都在乾元国学披甲上堂,亲教面授,可见乾元国学之发展速度,规模快速壮大。恰恰折射出现代人之求学向学的殷切期望。乾元国学的课程安排,本人认为近95%是按北大硕博研究生之课程而编定,形同培研导博。为此,我愿每周末去乾元国学听课。

我非常认同一些同学取消所有的应酬,为来北大乾元国学听课,可能是在寻找人生的归宗所属,知古喻今,认宗追源,寻觅失去的文化智源。每次到乾元国学课堂,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对求知欲的热情,常面带笑容的满足从容。可见他们是得到了启迪与智慧。他们都是现今复杂多变社会之精英、成功商政界人士,各人身居要津,统枢中原,万事缠身,百事待决,都能放下,到乾元听北大教授如何引导历史,并与古人圣人贤者感通互应,多愉快、乐之哉、高品质、高层次、高水平、高雅的享受。愿乾元国学保持严谨学风之始终,吾有幸已。

学习之乐趣,对我而言,到底乐在哪里?真乐?假乐?装乐?讲心里话,真乐也。我和多数同学一样,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衣食无忧。但,一直以来,心中总认为生活中,理事定事中缺点什么,有些事很简单,总悟不出的背后的所以然,或许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种表现,中国古书也买也看,却总是混沌不明。通过乾元国学,经北大老师教授们,一一点拨,明白、通了、略知也,其一乐。

每每周末的一杯咖啡,一本书,有心的带个录音,准时有北大教授向学员引经据典讲授,从前古到先秦,到汉魏晋,至宋明清一路数来。由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周文武、诸子直到近代的冯有兰,如此何乐之有哉。所需无几,得失天地,其乐二也。

宋张载说“学能改变气质”,书看多了,自能闻其书香,不知不觉中,已在变的有条理、有论据、有逻辑,处事自会据理遵道,以古论今,知得失、判善恶,做人处事变化大也,其乐三。

可能是我运气好,又能回到学校读书。每当我走进北大时,就会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与二十多岁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更觉年轻,心态也更年轻。当然,我重回学校学习应该是“为我”,很多年轻的同学,他们毕业后还要“为人”而学。何况我学在中国十三亿人都仰慕的北京大学。想起就能乐上好一阵儿……■

 

新闻发布时间:2014-6-4

返回顶部TOP

邮箱:qianyuan@qianyuangx.com
公司名称: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 北大燕园资源大厦9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