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与传统文化的缘起,还真是个挺玄妙的问题。
我的名字是“修齐”,大家可能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这两个字很“国学”。这还得说回2008年时,我刚从英国留学归来,一次与朋友聚会,席间聊到热络处,非要让我改个名字,当时只是觉得“修齐”二字雅致好听,也就改了。那时的我并没有过多去追究这个词的内涵,包括语出《大学》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未曾想日后这个名字竟给我带来了如此多的收获。
其实我算是个挺西方化的人,理科生出身,基于狭义的文理分科,对文科接触不多,更谈不上什么深入系统地了解。大学毕业后到国外留学,归国后便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学习的也是西方的管理方法和理论。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如果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简单复述过去的履历,就我个人四年前的思想内涵来看,我都理所应当的该是一个典型“洋派”“西范儿”的人。
转变发生在2014年初,那时我已经创业国际市场有六年之久了,因为长期在欧美国家出差工作,渐渐开始觉察中国人和外国人不论从生活饮食还是人生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着本质的文化认知差异。有时我们越想去趋同,反而会产生迷失感,一方面自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另一方面外国人却反而更尊重有民族文化、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阅读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此后,我也曾去日本、台湾进行学习,结识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切磋。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这套理念和方法的背后其实有着一颗我们本该熟稔的,来自中国的“心”——阳明心学。阳明学昌明于东瀛,稻盛和夫先生的理论究其根本也以此为内核。基于追根溯源的想法,渐渐地我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当我读到那些与我恍若同出一源,没有丝毫隔阂的文字,看到那些不需要思考,仿佛可以从中直接感受到美感的画卷和图案时,不由得就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些老祖宗的智慧和思想,使我恍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站在“黄金堆上”看世界。
从事国际贸易、做电商的线上线下品牌,从情感上而言,更多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并不合我的真正心意,我一直期望经过几年的积累,能把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事业融合在一起。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吃穿用度、言行举止,因为长时间与外国人打交道,我也希望可以表现下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比较直接的就是中式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身边的企业界朋友,比如去MBA进修的企业家们也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了,学国学,中式的衣服也穿起来了。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市面上的服装不是款式太老气,就是品质太差,基于一直没有看到可以准确表达自己标签的中式服装,察觉到了市场的空白。于是,就以自认为无所不能的傲骄之心和对功名富贵的向往,投资创办了服装公司,开始了大刀阔斧、高歌猛进。但对于服装行业而言,我是个纯粹的门外汉,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毕竟无法久长,终于不到一年时间烧掉了过去六年的全部积累,一切归零,关门大吉。
这番经历给了我思考和沉淀的机会,此后我去哈佛大学学习了2个月,参加了一个创新式的课程。课程结束后,身居异域,万事皆空,也终于有了反思过往所学的空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虽然幼时调皮捣蛋,但对学习我还是很有办法的,之后本科就读于清华,又去英国读书,虽不敢夸口说自己是个好学生,但我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因此,在对于国学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是惯性地采用了一种理科生看待文科生的方式去学习,对经典进行大量的背诵,包括《道德经》、《大学》、《中庸》、《心经》等等。直到此时,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走貌似光明正大的路子,能记能背不见得能懂能用,能懂能用也未必将个中道理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从求学,到创业之初,可以说我的人生一片顺遂,未曾有过什么大的挫折,而这也使我的性格中滋生出了一种傲慢,虽然表面上并不显山露水,但内心里的傲慢确实汹涌,未曾读通四书,却觉得自己好像朱子所说的“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仿佛万般事于我而言,都称不得难一般。反观过往,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才导致厦门投资项目的不顺利,当时确实有严重的投机心理,想快速成立这个品牌,占领这片市场。这种傲慢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敬畏心的缺失,对天地人没有敬畏之心,对事对物不够诚恳,缺疏于警惕,流于表面功夫。带着这种心态所做的选择,自然也就决定了后面的结果。
朱子云:“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缺功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骄傲与无知,从有到多的迷失与盲从,再到一切归零,重返初心的痛苦与改变。幸运的是,最原始、最真实的自我并没有迷失,我重新看见自己,找到了再次出发并坚守自己的意义和方向。
接受了这一切之后,我再次回归现实,叩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儿?做这一切的出发点又是什么?记得沈从文先生曾在《抽象的抒情》一文中有过这样的阐述:“……对这个民族在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各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寄托于这片土地的文饰,其所代表的文化会自然流露,从而使我们的服装带着“兴味”,有着“美”背后的文化意义。其本质也不应仅是身体的第二层皮肤,或人的另一副面具,更应该是一个人身心状态通贯一气的体现。究竟该如何表现?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也伴随着学习的过程。我多次请教专家学者关于古代历朝历代的服装形制变化等问题,发现改朝换代虽会易服,但背后有着不变的“心”法,即结合所处时代的面料、工艺、颜色去融合,而不是单纯地复古,更遑论直接去学西方的东西,然后简单地在西式成品上添加东方元素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对传统服饰历史的学习带给了我新的视角,使我相信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在“颠覆”“创新”“打破”等抓人眼球的词汇面前,创新的力量貌似强大,但伤筋动骨地和过去割裂必然不可能发生,而如果一意孤行地回归到我们传统的形制,也完全不可能。如果创新意味着对过去服饰元素的借鉴,那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伪命题。
因此,我理解的中式服装,不应该只是为了中式而中式,或为了复古而老气,更不应该以“创新”为名,针对现代的服装,简单地做各种传统元素的加减法。我们应该做的,是留其神,进其形,以中国原有的文化思想为底蕴,制作能代表当代中国社会、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设计(China-Design),而不只是中式款式(China-Style)的中式服装。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与以往的做事风格大相径庭,虽也经历了挫折和挑战,但我觉得充实、愉悦,这种感受发自内心,让我极为享受,我想,这应该是我要做的事情。因缘际会,我与乾元国学相识,在了解过课程内容后,我不由得想为自己过往的积累提供一个更为深入和系统的学习机会,所以很有幸,我加入了乾元国学。
在乾元国学的学习为我带来了许多的新的知识和灵感,如《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对经典的系统学习也促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服饰、服装背后所贯穿的礼乐、风俗、民族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
此外,在学习国学的方法上,我也不再如过去一样只是机械地进行背诵。我认为在一定年龄之前,学习应该先是一种“为学日益”的加法,而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又会变为一种“为道日损”的减法。所以无论儒释道三教,或墨法名兵阴阳哪一家,我都会采用“一体多面”的态度,使最终的落脚点惟精惟一,然后经过体悟,使之能够切实融入到生活当中。
正如《易传•系辞上》中所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形而上的是道,形而下的是器,二者的交互作用,交感化育,互为裁节叫做“变”;顺沿变化,推动而行叫做“通””;将这些能变而通的举措,形之而成大家都能受益的,就是事业。
为此,我也将所学融入到了我们的设计当中:浑然一体的身袖三片工艺——道法自然;背后中缝的特殊对折工艺——阴阳相生;不开扣眼、不洩气的扣子门襟工艺——天人一气。
我们的团队将《大学》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我们的行事纲领。提到“大”,过去大家或许会理解为是为了别人,为了家人,为了身边的人,但我觉得其实不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立下的纲目,归根结底还在于自身。既然为“大人之学”,那么真正的“大”,是指心中能够容纳多少人,多少事,多少物,并且与为一体;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产品来传达正面能量,在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不断反思自身,擦亮我们内心中原有的那面明镜,做到“取之有道”,为社会创造价值,就是“在明明德”;对于产品的用户,孜孜不倦地去思考他们的喜好,将客户当作我们的亲人,对产品的体验考虑在用户之前,并体现在细节当中,细致入微地对待我们的同事以及供应链,是为“亲民”;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使追求完美成为一种习惯,从而日积月累日臻完善,就是“在止于至善 ”。
作为最为悠久且从未断裂过的中华文明,服饰文化本身代表了文明独有的传承特色,其中外来元素的融入也表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也希望可以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返本开新,并将中华文明的传统思想资源以服装这样一种平易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全球化、“一带一路”的时代脉动中,体现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因此我们将品牌理念定位为——“根生中国,盛开国际。Chinese Value, Global Practice”。希望以世界为背景,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以衣裳为载体,对话当代,做能代表当代中国男人的中式服装,从而无论身在何处,不造作,不刻意,形神合一,重新发现自己,道尽中国男人的雅韵。
新闻发布时间:2017-4-8
返回顶部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