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乾元首页 > 列表
    正文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北大乾元国学2013暑期班结业座谈
发布时间:2013-7-30    发布作者:admin    
        七月的艳阳似火,却挡不住莘莘学子求知之心。2013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2013暑期班正式开班,参加的学员三分之二是高中生到本科生的90后们,三分之一是70后,乃至50后。
        两周后,紧凑而丰富的学习生活结束。在北大哲学系四院古香古色的小楼209教室里,年龄跨度很大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结业座谈。
而此时,正是北京大学里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楼下的小院中树立着一道“哲学门”的布景板,左边写着“哲学使我们勇敢”,右边写着“我们毕业啦”,中间的背景则是北宋张载的旷世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也毕业啦,但我们学习国学才刚开始!

段丹天(16岁):

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咱们是从儒家开始,然后是道家,《周易》,史学,最后过渡到佛学。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咱们这一代有很多东西没有接触到(缺失了)。我想起范旭东所说的一句话:事在人为,现在奋起直追,还不算晚。这次的学习也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一起走进国学的世界。各位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虽然课时不多,但也让我基本了解了比较关键的一些理论。我就说这些,谢谢!

区展源(62岁):

我是从周易班过来的。我的背景是,我不大懂国学,因为我是学理工科的。国学里面很多东西只知道点皮毛,所以我觉得这两个礼拜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课程的编排,我很认可。课程的中心思想是鼓励大家读原典,我也很认可。但是,我也觉得难度很大。课程里面有一门《说文解字》,只有一天的时间。老师们教我们要学会读原典,而原典都是古文,而且是不同时期的古文,所以用一天教说文解字很有必要,最好能多用些案例说明对古文字的知识和素养怎样提高我们读懂古文,怎样用好说文解字或更简要的辅助工具。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这对我们以后自己怎么样去读一些原典,是很有帮助的。

要进入国学的门槛,每个人都要自定一个读书计划。原典方面,我正在读《周易》,另外在《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接触过一些,但是其他的比如说《庄子》、《诗经》、《史记》、《孟子》这次的学习真是大开眼界。我的一个朋友说,这是很肤浅的吧?但是相比我以前的接触,对我来说已经是大开眼界了。上《庄子》课时,章启群老师问:有没有同学读过《庄子》,我还很不好意思地举手了,其实就是在中学时学习过《秋水》篇。这次老师用一天的时间带我们领略了《庄子内七篇》,微窥其堂奥吧,管中窥豹,看到一面,由此看到很多。

这两个星期太充实了。我觉得很感谢这个课程的编排,很感谢老师们的授业。老师们不但是讲得很精彩,而且在备课上准备得很充分。在这么短,这么压缩的时间,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我非常赞成。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原典,对老祖宗的精神遗产的继承,让我能够感觉到这是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东西。

我以前读《论语》:“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当时对这个不理解。 这次读了一天《诗经》,就有体会了,觉得《诗经》的语言真是很丰富的,你学与不学真是差别很大。

田丽亚老师:

 区先生说得很对,我们就是这个精神,一定要让大家读原典的精神,但我们这个暑期班的课程时间有限,像我们正常的周末班的课,那个时间就相对要多一些,大家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且每一部经典的课时都要比这个多,包括区先生说的《说文解字》。但即使这样,我们认为仍然不够,像我们的老魏同学,他就是读完国学一二三年级重读的。很多同学认为还是没学够,又回来重读国学一年级。

这次算是把大家带入门吧!也有同学强烈地要求,专门开《诗经》班或各种各样的读书班的。咱们还是以各种形式慢慢来吧!

王博伟(15岁):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还想,这十天的课程会不会时间太长,而且好不容易放假。想着,还是先听听再说。上到后来,我竟然觉得时间有得太短。好多想学的知识,还不够时间去一点点地深入去学习。现在,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同学都比较喜欢一些西方的哲学,觉得西方的东西都很先进。在学校里学习时认为古人的思想比较愚昧,在这里学习了后,感觉对古代经典看待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古人其实很有思想,而且放在今天来看,这些思想仍然是比较先进的。其实中国古代哲学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现在还是有很有必要学习的,尤其是我们这个年龄。我觉得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的发展很有用处。我觉得学了之后,要以一个辩证的态度去看待。主要是把所学的放在生活中来,转化成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有所帮助。

严江博(19岁):

首先要说咱们的这个课程编排,两个礼拜的课,我还是非常满意的。从区叔叔说的读原典,不用说读原典了,我拿到那个朱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就傻了,全是繁体字,而且还是从右往左的竖版,觉得这书怎么看呢?但是,一节课以后,我对这个读原典,或者说对读朱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有了一点信心,我回家吃完饭后,还会自己再读几句。我觉得咱们这个课的效果就达到了,把咱们同学给引入门了。我觉得这样原汁原味地读原典,读古人对原典的诠释,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很多的兴趣。我十分感谢各位老师。唯一一点就是,咱们《尚书》没有读到啊!这个比较可惜。咱们课时本来比较短吗,我了解到,《尚书》从古到今是有很多争论的,有一些真伪之辩。后来据说清华简又出来一些篇目。我希望下回暑期班可以把《尚书》加进去,加进《尚书》我肯定还会再来!

我对西学的一些古典哲学思想也很感兴趣。也接触过拉丁语、希腊语,也读过很多西学的原著。所以,我来读国学时,有时候会带有一些批判性的眼光。谈几点感悟吧。之前听到李教授说到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缺少一些论证的思想,更多是教条式的。我觉得这点是对的。中国的知识与哲学非常的实用化。 实用主义, 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这个西方就不一样。西方很多的学问都源于哲学。他们不是为了生活上的实用,或者为人处事与治国,强调的是理性与认证。导致后来理性好解决的问题就与哲学分开了,比如说物理学、化学。 反而那些有关生老病死这些不好用逻辑论证的就留在了哲学里。 所以,最开始,我对哲学的感觉就是逻辑性或说理性不强。但是,那天讲孟子的杨立华教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得就很好。这些问题,你别看西方论证了这么多年,实际上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有结果的那些已经分出去了,比如说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我现在越来越体会到中国人的理解方式是非常有道理的。

今天读到佛教以后,很可惜没有读到《坛经》。因为《坛经》是惠能法师,咱们中国的自己的僧人写的经。我觉得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有了点了解。最后我想说,以批判的眼光看一些圣人的书,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今天的中国,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昨天张学智老师说的,两个才德相等的人,我会选我的亲戚,这就亲其亲发挥到了极致的一个表现。这些东西都是值得现代人去讨论的。咱们如果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哲学,结合现代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中国可以把老祖宗博大精深的学问推到一个新的境界,然后为人类创造一个新的精神财富,不停留在两千五百年前,不停地去诠释,不停地去注释这些东西,提供出新的精神财富。

田丽亚老师:

所以我们要开这样一个班,不仅仅是简单地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了解过去,并带到当今,深度地思考一些现今的问题。乾元国学有一个口号:深度国学。就是一定要引发大家深度思考,这样的学习才更加有意义。

陈剑棘(45岁):

我来自新疆乌鲁木齐,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咱们的乾元的广告,欣喜之余,赶紧报了名。对国学茫然的我似乎发现了通往中国古代文化的方舟。十二天的学习,收获很大,原本模糊神秘的国学之门,终于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为将来的自修,奠定了基础。通过这十天,还有周六周日我还旁听了两天课,我自己感觉收获很大。学校老师安排的课程非常好,它涵盖了儒释道三个大的方面,为学生将来的自修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插播的两个讲座也很精彩。

在学习儒家知识时,我重新认识了孔孟之道的伟大,认识了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影响,纠正了文革后对孔家店形成的不良印象,深深的感到现今中国急需恢复儒家文化传统,打造现今中国的仁、义、礼、智、信,让国人重拾信仰,面对西方社会,展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光芒。

在道家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最有体会的一点是对无为思想有了正确的理解。它不是消极的人生观,它是人应遵循自然之道进行社会管理的一个表现。对战乱社会的修养生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正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而《庄子》的学习则使我看见了一个文风汪洋恣肆、行为飘逸潇洒、语言诙谐幽默的古圣先贤,他更进一步的诠释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余先生的《易经》课程言意隽永深刻,他使我重新认识了《周易》的文化价值,认识了《周易》乃群经之首的地位,更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智慧叫《周易》,《周易》的智慧在和谐这一重要的道理,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为什么提倡建设和谐世界。在乾卦的学习过程中,破除了对《易经》的迷信认识,明白了卦辞中所表达的人生发展规律。尤其对九三爻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含义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警示意义。返回后一定要认真读完老先生的著作,从一个新的全面的高度认识《易经》的六四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像我们这个人到中年的阶段,多了很多的疑惑。对人生观,世界观,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人生中遇到的困惑,感觉要进一步提升的渴求。我在高中时也自学过一些西方哲学,比如说尼采、叔本华等,包括黑格尔的一些书也看过。后来,那天听杨立华老师讲,觉得讲得非常好。哲学是经不起论证的。任何东西,所谓的真理都有一个原点。我对这个比较有感受。

在学习《大学》时,有一句话,我比较有感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我决定报着这样一个态度,回去后把所学的再重新梳理一下。老师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书。刚才区叔提到《说文解字》,我也买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准备回去看看,了解一下文字史。这次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中国人竟然不了解文字,或者说就是认识不了几个字,对字的内在涵义认识得也不深刻。我觉得像我们这一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毕业的学理工科的,当时就只专注理工科的学习去了,对人文知识这一块的学习是非常非常欠缺的。人到中年以后就感觉精神需求远远大于专业上的需求。因为专业这一块这么多年也有一定的建树。现在到了乾元学习了国学后,觉得特别好,明年还愿意再来学习。谢谢老师们!

李亚鹏(23岁):

我学国学并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从我的角度来说,完全是为了实用性。可能因为太年轻的原故,对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解得不是太深刻。只能是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到一些帮助吧。两个潜在的帮助:一个是自己在经典阅读上有非常大的帮助。另一个就是阅读后在思想上产生的一些感触,以后,随着的岁月的积累,人生的经历,有助于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蔡碧茹(40岁):

这几天的课上下来,我越来越感觉不解渴。作为一个在中国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怎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是这么无知,觉得就是回去还是要好好的继续学习,应该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方向吧!作为一个文科生,以前经常受到理科生的鄙视。你文科生做的工作,我们理科生能做,我们理科生能做的工作,你们文科生就做不来。来这学习几天后,修正了我的一些错误的观念。特别是这几天听了这几位教授的课之后,让我感受到中国学者传道授业的一种精神气质,让我非常感动。你无论拥有多大财富,多大的权力,你一样要面对生老病死。你和外界的一种关系怎么样的处理,不管你人生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这是你必须去思考以及面对的问题。通过学哲学,帮我们找到一种思路,改变你的心境去看待外界的一些东西。

这几天的课程安排是先从儒家,然后到道教,最后到佛家,就是沿着一个入世、避世、出世的路线。到我们这个年龄,更多是思考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安身立命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会有一些疑惑吧。

然后就是, 杨立华教授的一句话, 让我感触很深:责任是生命的阳光, 责任使生命饱满,生命因饱满而光辉。虽然最后学的是出世,但对我的世界观来说,我还是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入世吧!也修正了我对道家的避世的一些所谓的消极看法。我觉得我几天收获非常大,我希望我们这个班一定要继续办下去,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更有信心。

蒋博宇(16岁):

最开始来上这个课是因为一个朋友,他初二就出国了,那边的同学问他一些中国的传统的知识,他什么也不知道。他给国外的朋友讲的知识,也就是课本里学的,其实是非常少的。因为我大学也是要出国,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我也会有。我所能说也就是书本上看的,以及百家讲坛上所说的这些,其实是明显不够的。朋友说,如果你问那边的同学美国的文化,他们就能说很多很多,能很清楚,很深刻地给你讲出来。但是,我们却做不到。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利用假期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

上完咱们的课程后,我也感觉回去后读经典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是在电视上随便看一看节目就会有多大意义的。经典的深刻意义不仅仅是我们现在解读的那么一点点的,我们的所知还非常有限。今天老师提到的不二,以前的看到这个词大多就是一笑,其实是误解的,今天才知道其后的深刻涵义。觉得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任予慈(20岁):

我想谈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非常感谢北大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能让我们真正地诵读这些经典文本,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怎样的一脉相承,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思想体系,为什么中华文明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通过中国文化对我个人性格的一个改变。我还记得李中华老师说过两个字:内敛。我高中是在美国读的。西方文化一直强调要外向、开放。你要展示出来你自己,你要把自己说得非常好。我们申请大学的过程中,就是自己把自己说得非常好,以此来赢得大学的青睐。但是,实际上是很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好的。中国哲学教给我要平静,返朴归真,静心思考很多东西。

第三点非常感谢老师们。中国大学的学术非常非常好,老师们也是非常非常认真,讲课非常有深度。老师们会考虑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需要,来作不同的讲解。

 

张怡(25岁):

我之所以来上这个国学是因为我对国学非常感兴趣,还有一个就是像李四龙老师讲的佛学说要超越自我,奉献他人。但是,我比较惭愧地说,我喜欢国学的初衷就是因为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我觉得我可能还做不到奉献他人,只能先穷则独善其身。不是说人有三层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 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一层的关系,我就觉得自己就处理得不是很好。对国学的兴趣原因就是它可以让我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世界,看我自己。所以,我觉得学这个还是挺有意义的。

这个班可以让我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虽然说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就好像打开了一扇窗户,对我以后如果继续来北大学习,或者自己学习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我第二个体会就是:知易行难。现在不管是多大年纪,不管是男是女,学这样的知识,可能有同学很聪明,或者很容易就能了解一个道理,但我觉得你了解这个道理,和你真的要结合在生活中来身体力行,就我个人来说是很难的。现在的学习算是一个打基础吧!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实践上的一些问题,可以用它来指导自己。 我觉得在真正能够做到 知行合一” 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是我的体会,谢谢大家!

 

李四龙老师:

那大家继续好好学吧!佛家有一句话: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们改成:深入经典,智慧如海。

 

田丽亚老师:

我们今天的结束,是之后新的开始。

 

新闻发布时间:2013-7-30

返回顶部TOP

邮箱:qianyuan@qianyuangx.com
公司名称:北京乾元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151号 北大燕园资源大厦908室